一九五三年七月,党中央和人民政府组织了第三届赴朝慰问团。刚建团的安徽省黄梅戏剧团,由副团长闵人同志带队,参加了这次慰问活动,和梅兰芳、周信芳、李玉茹、马连良、常香玉等表演艺术家所在的剧团组成了六个演出团。黄梅戏是六分团。当时严凤英同志因怀孕未去成,她总觉得这是一生中的憾事。参加黄梅戏慰问演出团赴朝的有王少舫、潘璟琍、丁紫臣、马元玲、纪延龄、潘霞云等三十多位同志,其中还有年仅十五岁的小演员丁俊美。带去的节目有《打猪草》(丁紫臣、丁俊美、纪延龄演出)、《夫妻观灯》(王少舫、潘璟琍演出)、《打桑》(潘霞云、丁俊美演出)、《拾棉花》(马元玲、丁俊美演出)、《放风筝》(纪延龄等演出)等生活小戏。
黄梅戏慰问演出团先到上海集训,十月初到济南,后经沈阳转程去朝鲜。十月十九日到达朝鲜新义州,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和广大指战员的热烈欢迎。在朝鲜慰问期间,同志们冒着零下20—40度的严寒,到阵地前沿和坑道为志愿军指战员们演出,并且一直向南演到“三八”线。接待黄梅戏演出团的是志愿军九兵团,英雄黄继光就是这个兵团的战士。指战员们无私无畏的战斗精神和优良传统的作风,他们创造的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,深深感动着每一个演职员。同志们以志愿军为榜样,遵守纪律,服从领导,不畏难,不怕苦,团结一心,互相帮助,把出色地完成为最可爱的人作慰问演出的任务,当作最大的光荣。丁俊美年纪最小,演出时不能穿棉衣,常常冷得浑身发抖,但仍坚持演完。每当她走下舞台,马元玲、纪延龄这些大姐姐就争着把她抱在怀里。
在朝鲜板桥郡为朝鲜人民和中国人志愿军演出前与吕复同志合影。(纪延龄供稿)
黄梅戏慰问演出团在朝鲜演出的生活小戏,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,流畅而优美的唱腔,吸引着不少军队文艺团体, 他们不断派人来到慰问演出团学习。有人说,黄梅调这个幼小的剧种之所以能在全国各地普及和发展,与她首先在军队里广为流传是分不开的。此说不无道理。
安徽黄梅戏赴朝慰问演出团圆满地完成任务,于1953年11月下旬回国,沿途又在丹东、锦州、赤峰、承德等地相继演出,直至十一月二十六日才回到北京。在京期间,又在中南海的怀仁堂演出《夫妻观灯》,同台的是著名汉剧演员陈柏华演出的《宇宙锋》。毛主席、刘主席、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观看了演出。翌年元旦,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饭店举行了盛大的宴会,宴请赴朝慰问团全体同志。
黄梅戏演出团赴朝慰问,虽只短短的三十余天,但在黄梅戏演出史上,却记下了十分光辉的篇章。(文 | 黄宁)
慰问团在三八线上(丁俊美 供稿)
——本文摘自《黄梅戏艺术》1981年第2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