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演员吴琼到南京参加由她主演的原创黄梅戏舞台剧《严凤英》时表示,近年来戏曲的文化地位比较尴尬,她甚至放胆直言:“黄梅戏这样下去一定会越来越式微,以至最后消亡,我也只是在为黄梅戏尽自己的一份力。”
黄梅戏日渐式微,这是不争的事实,吴琼身为黄梅戏演员,心存忧虑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。但是,作为传统的艺术剧种,现在式微和衰落的,又岂止是一个黄梅戏呢?不管是作为国粹的京剧,还是作为地方戏的吕剧、越剧、豫剧、河北梆子,目前都面临着和黄梅戏一样的困境。如果继续这么下去,吴琼有些悲观的预言,很可能会成为现实,那就是“最后消亡”。
这些传统的剧种,曾经盛极一时,在创造了自身辉煌的同时,也给百姓带去了无限的欢乐和艺术享受。正如流行歌曲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一样,这些传统剧种的没落,同样也是时代发展、社会变革、文化多元化的冲击等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。但是,这并不是说我们现在不需要这些传统剧种了,更不是说所有的百姓都彻底抛弃这些传统剧种了。
要拯救“黄梅戏们”,根本出路大概有两条:一是传统剧种本身需要变革和发展,以适应时代的新需要;二是需要政府层面的支持,扩大群众基础。离了这两条,传统剧种要想“中兴”,或者说要想延长自己的艺术生命力,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。
有人觉得,如果对传统剧种进行变革,那就不纯粹了,京剧不是京剧,黄梅戏不是黄梅戏了。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,任何一种艺术形式,都在发展,都在变革,电影艺术,电视艺术,莫不如此,固步自封,一成不变,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被淘汰。对传统剧种进行改良,进行丰富,加入新元素,是顺势而为,是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观众的需要,而不是背离,更不是背叛。
再说政府支持的层面。客观地说,政府并非不想拯救包括传统剧种在内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,比如京剧已经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,黄梅戏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,这都是政府层面做出的努力。但是,仅有这些还不够,打上某某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签,并不代表就能带来如潮的观众。正如吴琼抱怨的,在央视春晚这么好的舞台上,却只给传统剧种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时间,而且还是零点以后,大家都出去放鞭炮的时候,又有多少人能够看到?
现在全国各地这活动、那庆典,为什么不能给传统剧种多些露脸机会,与观众见面的机会多了,才会让观众和剧种互相发现:你发现了传统艺术吸引人的地方,我发现了原来还有这么多人喜欢我,这才能形成良性活动,扩大观众的基础。
抱怨没用,失望也没用,只有行动才有用。很多传统剧种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,理应在现代社会有其一席之地。